辽参文化

发布时间:2022-08-30 20:07|栏目: 辽参文化 |浏览次数:

一、辽参文化(胡晓华题字)

 1.jpg 

4000年前的海参罐 

      大连旅顺的老铁山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,这里是黄渤海的分界线。1976年春,辽宁省考古队开进了老铁山郭家村。在这次发掘中,考古队员们兴奋地发现了几个造型酷似海参的小陶罐,被当地居民称之为“海参罐”。这一发现把中国人食用海参的历史追溯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铜石并用时代。

2.jpg

      海参罐个头不大,高度七八公分,直径五六公分,颈部和腹部分布着行数不等的乳钉,当属于“刺参”。这说明当时的古代先民已经认识到了海参的丰富营养价值,即使在粮食等农作物相对充裕时,也会捕捞海参等水产品以增加营养。

3.jpg

       海参在地球上已经有六亿多年的历史,而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郭家村先民与海参结缘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地方史专家、《大连通史(古代卷)》编委王万涛认为,海参罐之所以变成艺术品保持下来,一来说明当时的先民发现了海参的营养价值;二来说明海参在部落文化里地位很高,已经上升到氏族崇拜了,因此才会被烧制成艺术品传给后人;三来说明海参资源丰富。大连绵长的海岸线散居着几个渔猎部落,有百十来人的那就是大部落了,海广人稀,遍地是宝,男主人出海打渔,女人拎着藤篓子到海边捡贝类,在浅海的礁石里翻翻捡捡,顺便就能捡回一篓子海参。

      海参之于大连,如同瓷器之于中国。海参是远古先民的生命图腾,海参文化已经腌渍进大连人的骨血。大连文化中流淌着海参的汁液,也蠕动着海参的脉搏。

Copyright © 2022 辽宁省渔业协会